被喻为“群经之首,大道之源”的《易经》,是研究宇宙、人生的现象和道理,说明宇宙人生变化的法则和运用方法的一门学问。是中国经学中最高深的一门学问,是我国一部最古老深邃的经典。它的开始,是以阴阳八卦的符号和数理的选择,来说明宇宙人生的现象和道理。是世上最早的哲学、最早的数理和符号逻辑,最早指出宇宙人生奥秘的学问。所以,《易经》不仅是一部伟大的科学巨著,也是一部伟大的哲学巨著,其独特的思维模式是自然科学的导源。
《易经》仰观天文,俯察地理,中通万物之情;究天人之际,探索自然、人生易变的法则;不但启示事物发生的微妙契机,而且引导趋吉避凶;运用哲学的智慧,积极指示人们采取正确的措施。在古代,是帝王之学,政治家、军事家、商家的必读之书。其中蕴藏着丰富的治国策略、处事哲学和做人的原则,哲学家从中悟到天人之变;政治家从中习得治世之法;史学家从中看到历史规律;军事家从中悟出兵法精髓;企业家从中感悟经营之道;管理者从中领略管理秘诀;… …每个人都能从中学到人生成功的智慧。可谓一部《易经》治天下。如:西周的周文王、周武王、周公;汉代的董仲舒;宋代的亚圣朱熹(皇帝的顾问)等,把《易经》作为理学的经典,科考的必读之书;官方理朝治国的圭臬;明清的康熙、雍正、乾隆,同样把《易经》奉为治国之宝。孔子、姜子牙、诸葛亮、曹操、司马迁、刘伯温… …毛主席… … 谁不懂《易经》呢?博大精深的《易经》是中国文化史上影响最深、流传最广的经典,是凝结着远古先民睿智卓识的哲学巨著,却由此形成了独特的易学体系,人们称之为“易学”。易学是华夏五千年文化的产物。以易学为核心的儒学、经学、中国的诸子百家,包括儒家,老庄道家无不上溯于《易经》。
最初,周文王将伏羲的单八卦两两重叠起来,演变为八八六十四卦,并予以发挥,及周公、孔子加入象辞,彖辞、卦辞、文言等,使之成为人谋和修身,以及对未来事物发展和运行规律把握的重要指导思想。
《易经》的研习流派有象数、义理两派。象数学派——就是注重于对《易经》的卦象、卦变的研究,以其所理解的道理而推导人事吉凶的学术派别。因为以陈抟和邵雍为代表的宋易图书学派,不论是以图形取代文字表述,还是以皇极经世图取代天人感应、阴阳灾异说,都只是孟京易学的变异,所以,一般也将他们归为象数学派,象数学派的代表人物有汉代孟喜、京房、焦延寿,宋代的陈抟、邵雍等人。义理学派——是注重发掘《易经》的卦名、卦爻辞和卦爻象中所蕴涵的意义和道理的学术派别。“义”是意义;“理”是道理,义和理无形无象,不能单独存在,需要通过文字或图形的表述才能显现出来,所以,象数和义理可以看做是同一事物的两面。义理学派的创始人为魏时的王弼,继承者为宋朝的胡援、程颐、李光、杨万里。
先秦时期,《易经》主要用于占卜预测;到了汉朝,对“易”的“理、气、象、术”就有着较多的发挥;而到了宋以后,则开始偏重于易理,而预测只是《易经》的末流。预测的主要派别“子平(八字)术、紫微斗数、梅花易术、奇门遁甲术、六壬、太乙”;还有“看相、看风水”等。随着时代的发展,太多门派层出不穷,而这些都离不开从易学衍生出来的阴阳五行学说和天干地支学说。
中华文化,肇始于易。《易经》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发祥,是中国文化的总源头,中国的思想文化、社会科学、自然科学等, 都和《易经》有着密切的关系,“易道(易学的大道,是易学思想体系的总称,包括《易经》、《易传》易学三千易著的学问)广大,无所不包”,以太极八卦、河图洛书、阴阳五行学说为基础,旁及天文、地理、历法、兵法、韵学、哲学、丹家、预测、占卜、堪舆、医学… …并渗透到几千年中国社会的政治、经济、军事、科技、文化、教育等各个领域,对此,一些国内外的学者专家也进行了相关的分析,如:
《易经》与中医的联系 ——中医的理论经典《黄帝内经》充分汲取了《易经》的精华,并把它创造性地和医学相结合,使中医成为了一门具有很高哲理水平的自然科学。
《易经》与现代物理学——现代物理学中,多维时空观成为关注焦点。在一个多维时空组成的宇宙中,你可以穿墙而过,随意进入任何戒备森严的地方。《易经》中具有时空全息特征的动态宇宙模型。说到“维”的概念,《易经》中讲:易有太极,太极生两仪,两仪生四象,四象生八卦。太极指的就是一维时空;两仪指二维时空;四维指四维时空;八卦指八维时空,由此推演,进而是十维,无限… …
《易经》与现代遗传学——在现代遗传学中,DNA(脱氧核糖核酸)核苷酸顺序和蛋白质中的氨基酸顺序之间的关系称为遗传密码。遗传密码是由碱基的三联体(相当于《易经》八卦的三爻)组成,可在DNA分子上顺序读出,且互不重叠。由DNA的三联体密码重叠,可形成与《易经》64卦相对应的符号系统。这并非偶然,而是自然物的发生和演化合乎一种规律造成的。在生命奥秘进一步得到揭示的今天,分子生物学、分子遗传学等与古代《易经》的相通之处说明,我们在科学上对世界的认识,其实与思维哲学是一个完整的整体。
《易经》对中国建筑学的影响——《易经》在古代孕育了中国古代风水学,同时,也使得这一学问,在中国的建筑领域发挥得淋漓尽致。如:北京城及故宫,这是中国古代建筑运用易经理念的典型案例,同样在今天的现代建筑中(如:世界建筑师贝聿铭在20世纪80年代设计的香山饭店,无论总体布局,还是细部处理,设计者几乎都在不断地、反复运用易学的象数和符号,强化建筑本身的民族文化与艺术的内涵),《易经》的“天人合一”,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,因地制宜的思想依然被传承着。而且《易经》的整体思维模式,已然受到现代生命科学研究领域的高度重视。
风水学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。实际上就是宇宙星象学、地理、物理学、(水文)地质学、环境、景观学、建筑学、生态学、哲学、美学、心理学以及人体生命信息学等多种学科综合于一体的自然科学。风水的内涵其实就是多种物质的综合运用。多种场包括气场、磁场、电场… … 构成了环境的综合影响,而气场又是其中最重要的。风水学要求人居环境宜山环水抱、面南向阳、刚柔相济,使人体这个小宇宙的阴阳合体,更能适应外界环境的大阴阳合体,从而达到天时地利人和的最佳时空状态。也就是说风水学就是选择最有利于人体气场的学问。风水学的核心思想是天人、合一,人与自然的和谐。它以天地为观察了解对象,以人为依归,以人为服务目的,是实实在在的人本主义学问。真正的中国古代风水学应该是一种科学与玄学、精华与糟粕并存的,落后于现代技术、超越于现代科学的系统理论,是一种宝贵的非物质历史文化遗产。
风水学可以改天命而夺神功,这是古人对风水学的高度肯定。风水学告诉人们要顺应自然规律,优化自然环境,做到天人合一,这样就会有好风水地的吉气感应与荫庇,自己和后人即可以平安昌盛,因此丁财贵秀、百福瑧临。社会就会因人人平安、家家幸福而和谐,民族国家也就会因人人有为、家家发达而和谐兴旺,这就是风水学对人类最大的贡献所在。从“孟母三迁”,到“家和万事兴”… …到“山清水秀出秀才,穷山恶水出刁民”……正所谓“一命、二运、三风水、四名号、五读书… …”
易学不仅能够应用于占卜、八字预测(即生辰预测)、风水堪舆(或环境策划)等,还能调理气场(即我们的运势或运气),更是掌握自然规律的重要手段之一。我们学习、了解、应用《易》,不但能看到自己的先天禀赋,还能帮助自己找到适合的生活、工作、情感的规律。所以,《易》的作用在于指导人们深入观察自然界的各种现象,认识天地、阴阳相辅相成、辨证统一的科学奥秘,通过易经的智慧及时调整自己的战略、策略,充分把握天时、地利、人和之际遇,在比较好的环境中实现人生的最大价值。